本网讯(记者:迎春 编)
今天是24节气中的“大雪”。大雪时节,万物潜藏,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。中医上素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之说,所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,大雪节气正是进补调的大好时机。
“藏”
重点保护呼吸道
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,空气湿度很低。冬季干燥,加之暖气较热,呼吸道成了最易发病的“重灾区”。尽量增加室内湿度,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。
如果室内空气太干,可在暖气搭一条湿毛巾,或使用加湿器。一般来说,冬天室内的湿度在30%至60%之间是比较合适的“度”。这样的湿度下,人体总体感觉良好。同时还应适当运动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运动方面,由于大雪节气万物潜藏,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,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,而应在“藏”字上下一下功夫。比如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做做舒展运动(上午9-10点钟或下午2-3点钟)。
“补”
食补或药补以蕴藏
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大雪和冬至前后进补。此时进行食补或药补,药力(或食力)易于蕴藏而逐渐发挥效能,是年老体弱之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健体强身、延年益寿的最佳时机。
在饮食上应多食羊肉、菠菜、香菇、山药等食品,以养脾、肾。老年人脾胃虚弱,在饮食上应避免浓浊、肥腻和过咸之品,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,如怀山药、山楂、柚子等,多喝小米粥、健脾祛湿粥等。
“穿”
大雪养生要保暖
进入大雪节气,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。大雪时节,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,身体暖暖的,气血才会顺畅,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。
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。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,头部的血管密集,耗氧量大,热量散发也多,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,在环境气温为15℃时,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%。从中医角度来说,头为“诸阳之汇”,也是应该重点做好保暖的部位。“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,头部保暖更加重要,对预防脑卒中等很有帮助。”
而俗话说“寒从脚下起”,脚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慢而少,皮下脂肪较薄,保暖性很差,一旦受寒,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,降低抗病能力,导致呼吸道感染,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,脚部保暖也应加强。
“食”
食补要吃大白菜和海带
冬季应以进补为主,由于如今大家的饮食水平都比较高,饮食上更应养宜适度、养勿过偏。
“大白菜是大雪节气的时令菜,如今人们选择多了,但大白菜却是养生的最好时蔬。” 大白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能很好地养护我们干燥的皮肤,而且大白菜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,对于冬季润肠通便非常有好处。
白菜性平、清热,且无寒无温,“白菜解百毒”不无道理,人们可在冬季多吃白菜来“解毒”。而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也是很好的选择,冬季人们运动较少,气血运行不畅,而萝卜恰有行气的作用。
《黄帝内经》四季情志养生一书中也提到。大雪节气应该多吃海带。在大雪节气为什么要多吃海带呢?这是因为,从中医角度来说,海水性属阴冷寒凉,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。
海带性味咸,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。而且海带是人类摄取钙、铁的宝库,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。冬季吃海带可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,对儿童、妇女和老年人均有重要的保健作用。
此外,大雪时节还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南瓜、鸡蛋、牛奶、豆制品等。以预防口角炎、唇炎、舌炎等疾病的发生。